早上7点23分,咖啡杯在办公桌上划出一道棕色的抛物线——这是2017年9月8日给我的第一个记忆锚点。我手忙脚乱地抽纸巾,同事小李探头说了句“早啊”,声音里带着熬夜后的沙哑。日历显示“丁酉年七月十八”,但谁还记得农历呢?隔壁工位的打印机嗡嗡响着,吐出一张张带墨味的A4纸,上面印着“Q3季度报表”。
时间 | 事件 | 情绪浓度(1-10分) |
---|---|---|
07:23 | 打翻咖啡 | 6(烦躁但习以为常) |
08:40 | 收到房东涨租短信 | 9(瞬间清醒) |
11:15 | 发现常去的面馆倒闭 | 7(怅然若失) |
晚高峰的4号线像沙丁鱼罐头。我缩在角落,看见对面穿格子衬衫的程序员小哥正用手机看《那年花开月正圆》,睫毛在屏幕光里一颤一颤的;左边的大叔公文包敞着,露出半截葱油饼——这种生活化的细节,比任何纪录片都真实。突然想起早上房东的短信,心里盘算着:“要不…搬到燕郊去?”可想到单程2小时的通勤,又怂了。
下午4点突然暴雨,写字楼下的便利店挤满躲雨的人。我买关东煮时,听见两个实习生模样的女孩聊天:
萝卜在嘴里突然没了味道。2017年的年轻人还在为“理想or现实”挣扎,就像我书架上那本翻烂了的《解忧杂货店》——东野圭吾早把答案写好了,可谁真敢照着做呢?
23点回到家,冰箱只剩半盒牛奶和蔫了的菠菜。2017年9月8日就这样结束了,没发生什么大事——没有分手、没有升职、甚至没中彩票。但这一天像一块毛玻璃,透过它能看到整个2017年的底色:焦虑着,憧憬着,在便利店热食的蒸汽里短暂地活着。
年度关键词 | 2017年9月8日的映射 |
---|---|
共享经济 | 下班时发现ofo押金退不出来 |
佛系 | 放弃抢iPhoneX首发 |
油腻中年 | 偷偷查了去枸杞岛的机票价格 |
(思考痕迹:写到这里突然愣住——原来我们怀念某个日子,从来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它真实得像掌心的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