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拓寺简介
潭拓寺,坐落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双溪乡兴溪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院。据史书记载,潭拓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元年(627年),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的重建。潭拓寺背山面水,环境优美,寺内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云岭奇景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令人驻足停留,感受无穷的法喜。
潭拓寺的历史
潭拓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建创人是僧人道生。潭拓寺因地势险要,曾被选为兵家必争之地,数次遭到破坏和毁损。明代嘉靖年间,当地佛教信徒积极重建,依山势修建了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建筑,并开设了军阵寺、茶室等附属设施。清乾隆年间,潭拓寺因火灾遭到严重破坏,寺内建筑陆续重建。
潭拓寺的优美环境
潭拓寺背山面水,青山绿水,环境幽雅。山门之外是一片竹林,青葱葱的竹林与古色古香的寺庙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心旷神怡。进入寺内, 可以看到山岩石壁上刻有明朝张岳峰等名人题字,历史人物的文化积淀,同样是潭拓寺所特有的。寺内还有一棵高达20米的古银杏树,树龄已经超过千年,是潭拓寺信徒心中的圣树。
潭拓寺的宗教文化
潭拓寺是福建省佛教协会的重点寺庙之一,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多尊佛像。作为一座佛教寺庙,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潭拓寺在此也不例外。寺内珍藏有《大藏经》、《华严经》、《金刚经》等诸多佛经,佛法宝藏丰富,成为历代信徒来此聆听佛法的目的地。
“签灵吗”的来历
“签灵吗”是潭拓寺的一种特色文化,又称“签语”,是寺庙里面常见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信徒们到潭拓寺来祈求平安、健康、顺利时,会向寺内的神明祈求,拿起“签灵吗”(一种木质的签筒),摇动多次,最后将其中一支签取出来,上面的字即为信徒的抽签结语,寓意吉凶祸福、前途命运。而这些签语都是由寺庙的有慧之士所写的,因此每一支签语都蕴含着古代的哲理智慧和吉祥祈福,被广泛传颂于当地。
潭拓寺的庙会活动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潭拓寺大庆会”将在寺院内举行庆祝活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信徒和游客前来参加。庆祝活动有舞狮舞龙、戏曲表演等,其中最为红火的莫过于“放生活动”,信徒会购买鱼类、乌龟等动物,放归到山川大海中,寓意着福慧双修、护法利生,极具宗教意义和人文思想。
潭拓寺是一处古老而有文化底蕴的佛教寺庙,包含了宗教信仰、文化底蕴、自然景观等多重特点。作为旅游胜地,潭拓寺的庙会文化也是非常独特的。信徒和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不同寻常的佛教文化和宗教氛围。每年来潭拓寺参观祈福的信徒络绎不绝,足以见得寺庙的魅力和历史底蕴。如果您有时间,也可以前往此地,感受它的魅力和深厚的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