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阴历有多少个月?
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农历的国家,阴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阴历是根据月亮所运行的轨道和地球运动的自然节律而制定的一种日历体系。不同于阳历,阴历的月份会根据月相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那么2017年的阴历到底有多少个月呢?
2017年阴历以及各月名称
2017年阴历是从公历2017年1月28日(腊月初一)开始,到2018年2月15日(腊月二十九)结束。
据中国道教协会发布的“天地人神台历”规定,2017年的阴历小月共有4个,分别是:腊月、正月、五月、九月。而大月则有8个,分别是:二月、三月、四月、六月、七月、八月、十月和冬月。
注:中国的传统阴历中,每个月都有一个固定的名称。以下是2017年各月的名称:
正月(1月28日2月25日)
二月(2月26日3月27日)
三月(3月28日4月25日)
四月(4月26日5月25日)
五月(5月26日6月23日)
六月(6月24日7月22日)
七月(7月23日8月21日)
八月(8月22日9月19日)
九月(9月20日10月19日)
十月(10月20日11月18日)
冬月(11月19日12月18日)
腊月(12月19日1月27日)
阴历和阳历的对照以及为何两个日历并存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是阳历,阴历在生活中逐渐被淘汰。尽管如此,阴历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仍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日期也是根据阴历的日期计算。为什么这两个日历会在中国并存呢?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阴阳理论是中国古老的生命哲学和社会思想。阴阳历,也就是以太阳运行为周期的阳历和以月亮运行为周期的阴历,是中国阴阳哲学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太阳和月亮都有它们自己的时序律动,所以太阳和月亮交替控制中国日历计时两大要素的恒久法则作为两个周期的基础。
二者之所以并存,是因为阴历和阳历分别反映了两个天体的周期性现象,通过它们互相补充,就能反映天文值、气象、农时和人的活动等方面。阳历通常用于标注四季、农时等,而阴历则用于标注传统农耕文化中用来辨别出节令、节气、吉凶、风水等的日子。
2017年阴历特殊日期
2017年的阴历中除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日期。
大年初一:2017年1月28日 星期六
雨水: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
惊蛰: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谷雨: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小满: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芒种: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小暑: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处暑: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白露: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霜降: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大雪: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冬至: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知道2017年的阴历一共有12个月,其中小月有4个,大月有8个。阴历和阳历在中国共存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文化,每个年份中都有其独特的传统节日和特殊日期,这些节日和日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国的阴阳历和重要节日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加深中外文化交流。
注:本文中的关键词包括:2017年阴历、阴历月份、阴阳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特殊日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