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谐音笑话: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2、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
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
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
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
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
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
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
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3、见鸡而作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
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
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
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
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地主见
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
机(鸡)而作’。”
4、有“机”可乘
有一个商品推销员去广州出差,到北京后,由于想乘飞机前
往,因怕经理不同意报销,便给经理发了一封电报:“有机可乘,乘
否?”经理接到电报,以为是成交之“机”已到,便立即回电:“可乘就
乘。”
这个推销员出差回来报销旅差费时,经理以不够级别,乘坐飞
机不予报销的规定条款,不同意报销飞机票费。推销员拿出经理回
电,经理口瞪口呆。
5、地名有关
元旦晚上,小弟带两位侨生到家晚餐,一个性情开朗,一个较
为拘谨。
席间,那位开朗的同学笑指拘谨的同学给我们说:“他是
缅甸来的,所以比较腼腆。”随后他举起酒杯向大家敬酒,仰首一饮
而尽,接着说:“我是仰光来的。”
6、校长发火
校长在学期结束时的校务会议上,对人事行政效率之低,大发
雷霆。他说:“负责董事业务的不懂事;负责人事管理的不省人事;
身为干事的又不干事!”
豫州的张生家境贫寒,父病危,弥留之际,告知张生院后树下埋有纹银百两,张生大惊,问既如此,为何不拿出医病,父答此银是祖父早年做生意时积攒的全部家当,平日里不舍得用,以背不时之需,后咽气归西。
张生悲痛不已。挖出纹银厚葬父亲。事毕,张生忆父在世日子贫苦,然却不曾拿出银两受用,心似刀割般痛。遂邀多年挚友王浩饮酒,醉酒之时吐露心怀,如此,王浩惊愕,因家境贫苦,他甚是羡慕不已。
思绪片刻,逐遂现出忧愁之状,向张生借用,道因家中母亲病重无钱医治,心中甚是难过,张生见他其状,想起父亲,心下甚是难过,遂酒醉无态回家,至床下拿出纹银欲借于王浩。其年老母亲和妻大惊忙阻拦,哀求他留些备家用。张生不允,遂都把纹银借于王浩。
王浩大喜,连连行礼致谢。拿到银两,王浩开了家客栈,生意兴隆。家中日子好起来。至此却不曾把所借银两归还于张生。张生也难于开口讨要。数月后,母亲患病,需请医治。张生囊中羞涩,却还是不曾开口讨要,妻怒,找王浩讨要,被拒,回家大哭。
张生大惊,知晓恼怒,至王浩家讨要,几次未果。很是烦忧。只得忍痛把家中耕牛卖掉给老母看病。
一载后,母亲病逝,家中没有银两买棺木,张生再次去向王浩讨要银两。
王浩此时已是家大业大之人,结交本地官绅富贾。甚是不把张生放在眼里,具不认有借银一事,命管家把一纹银掷于地上,告知这是怜悯他的。
张生目睹他在众人前如此羞辱自己,登时羞愤难当,然向王家门前石狮子前撞去,登时毙命。其妻和年幼小儿知晓,悲愤不已。几次报官,都被撵出来,无奈和小儿卖身为奴,又把三亩薄地卖了才草草安葬了婆婆和张生。此后,过着寄人篱下,处处被欺凌的日子。
三年后,王浩妻子王氏有孕,王浩因已有两女,心中期盼有男丁继承家产,而今妻子又怀有身孕,甚是欢喜。几个月后分娩,果然是个男孩。王浩大喜,大摆筵席三天,以示庆贺喜得贵子。起名宝来。
此后,王浩和妻子百般疼爱宝来,百依百顺。即使宝来淘气顽皮从不舍得打骂。多年后,宝来长大,由于父母娇惯,甚是飞横跋扈。不顺气时,摔打王浩的玉器珍玩,且还摔盆打碗,且转挑贵重的摔打。
王浩夫妻心疼万分。说了他几句,他竟更甚,不知从何处弄来一些甚是让人惊惧的鼠类,有百只之多,它们似饿极了般,用利牙被子、衣物、书籍,甚至于桌椅板凳。每日似无人般上窜下跳。很是张狂。彼时,甚是喧闹。人人自危。后王浩买了几只猫方才消停。
一日,夫妻二人携宝来看戏,宝来闹着口渴,王浩命丫鬟去买水,宝来不依,要自己去买水,王浩只好应允。给他银两又命丫鬟偷偷跟于身后,不知他又会捅出何乱子。
宝来片刻回来,仍喊口渴,夫妻不解,问他买水否,宝来答他不曾看到有卖水之人,只好命丫鬟回府取了茶炉,他亲自烧水,却不曾烧开。夫妻惊异。不解,携他前往查看。此时,丫鬟惊慌禀报。说宝来刚才竟用房契和地契作燃料烧水,被她发觉,房契和地契已化作灰烬。
夫妻听了,如雷轰顶。急急回府,打开柜子,里面的房契和地契不翼而飞。登时双双病倒,宝来却似无事人般,仍每日吃喝玩乐。几年后又把王浩请的教书先生撵走。而后出于妓院,赌场。出手阔绰。王浩总是被前来讨债之人烦扰。不久病更重了。
其妻王氏请来地方名医,均不见好,很是担忧,一日托人请了本地算命先生,让他给王浩占上一卦病情何时才好。那卦师双目微闭,掐指一算,此病乃是孽债所起。
王氏忙说:请先生指点迷津。那卦师告知她,他们小儿宝来乃是他们的冤家张生托生,是来讨债。夫妻听了,吓得双双跪下祈求先生相救。那卦师表情凝重,苛责王浩借了银两不还,还欠下人命。如若活命,且家不被宝来败光。定要好好忏悔。
且还要把张生妻儿赎回,好生安置。此后要积善积德。广结善缘。才能免此一劫。此后,王浩夫妻把张生妻儿老小接回,好生款待。又为他们买了,田地,至此耗尽他的家财,却是很是欣慰。那宝来见了张家人甚是亲热,犹如故人般。让人惊叹。此后,两家人相处甚好!似一家人般。人活在世,定要讲信义,如若不然,欠于别人的不还,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说到算命,不管灵不灵,相信大家都愿意尝试一下;谁不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能走运呢?谁都想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而不走运吧?就怕遇到假的大师、活实在太多了;小心花钱买安慰,得到的却是烦恼,下面这个关于算命的故事,看完让人顿悟。
明武宗正德初年,安徽商人王善到四十岁还没有儿子。有个看相的人,看人的祸福非常准确。他一看见王善就忧愁地说:“你还没有儿子吧?”王善说:是的。”看相的人说:“你不但会没有儿子,而且到了十月,更有大灾难。
王善认为他的话很灵验,急忙到苏州去收取财货,然后回去。
当时正值梅雨季节,河水猛涨,不能行船,只得暂时住在客店内。到晚上时,天空放晴,他到河边去散步,看见一个少妇投河自尽,。他马上呼叫渔船,说:“谁能救起这个人,我出二十两银子。”船夫纷纷去救,终于把少妇救了起来。他便把二十两银子给了船夫。
王善问少妇为什么要寻短见,少妇回答说:“我丈夫外出做工,我在家中养了一头猪,准备用来偿还田租。昨天把猪卖了,不料收的钱全是假银子。既怕丈夫回来责骂我,再加上家中贫困,就不想活了,因此便投河自寻短见。”王善非常同情她,问一他头猪值多少钱后,便给了她双倍的钱。
少妇回家时,在路上遇到丈夫,便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丈夫非常怀疑。晚上,夫妻俩一起到旅店去找王善,想问个究竟。到旅店时,王善已经关门睡觉了。丈夫叫妻子敲门。王善问是谁,回答说:“我是今天投河的那个女人,特来致谢。”
王善厉声说:“你是个少妇,我是个孤身的外乡人,晚上怎么能随便见面呢?快快回去!如果一定要来,明天早晨与你丈夫一同来。”
丈夫的疑惑一下子便消除了,诚恳地说:“我们夫妇都在这里。”王善便披上衣服起来。当他刚刚走出房门时,只听房中“轰”地一声。他们惊慌地进去一看。原来店房的后墙因久雨而倒塌,床铺已被压得粉碎。他这时如果不起床,肯定要被压死。这对夫妻感叹不已,道谢后便离去了。
王善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那个看相的人。他一见到王善就惊奇地说:“你满脸阴德相,一定是做了有大阴德的事情。不仅免除了灾难,而且将获得不可限量的福报。”后来王善果然一连生了十一个儿子,其中有两人登第。王善一直活到九十八岁才去世。
现在人都浮躁,有的人听天由命,有的人觉得一切事情都在自己智谋中。忙忙碌碌,其实还是都在命运里打滚。费尽心机得来的,还是命里有的。倒白辛苦一场。命里不该有的,费尽心机也守不住。有段时间,市场上卖一种首饰,叫转运珠,一个不大的镶金的小滚珠,很多人买,图吉利,呵呵,那玩意真能转运吗?
这世上有一种转运珠,它的名字叫:行善积德。因此每当有信者找宝山居士占卜都会得到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就是因果,做善事的人有善报,做恶事的人有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