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历史帝王将相为名
灵感来源:历史上不乏以“犬”为部首字,或是称“犬子”的帝王将相。
例如:汪瞾赋、犬子罕、刘邦、刘鋹、蔡薿、汪精卫。
给爱犬起名,大可从中选取若干,如汪汪、汪介、汪政、汪朗、蔡蔡、刘能、刘邦等,便是不落俗套的妙招。
二、以古代诗词为名
灵感来源:中华几千年璀璨文化中,有关“犬”的诗词不在少数。
例如:《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或群或友,或相救矣。戚戚兄弟,亦孔之矣。”
诗词中,“戚戚兄弟”不仅用以形容手足情深,更描述了狗忠勇的品质。
“戚戚”二字,音韵和谐,可用于取名“戚戚”。
三、以古今成语俗语为名
灵感来源: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少成语或俗语中都出现了“犬”的身影。
例如:“犬马之劳”、“不打勤快犬”、“会咬人的狗不叫”、“挂羊头卖狗肉”等等。
“马犬”二字,正是从“犬马之劳”而得出;“锋”取自俗语“不打勤快犬”。“不吠”则与“会咬人的狗不叫”对应。
四、以吉祥寓意为名
灵感来源:岁岁平安、万寿无疆、富贵吉祥等,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最为殷切的祝福。
如果你的爱犬在农历新年出生,亦或是在除夕前夜出生,那么“狗来富”、“旺福”、“吉祥”都是比较吉利的起名选择。
五、以主人的名字反向起名
灵感来源:主人希望给狗宝宝起一个纪念意义的名字,却又不想直白的引用自己的名字,那么不妨反向思考一下。
例如,汪先生可给狗宝宝取名为“生汪”;宋女士则可取名为“女宋”;李女士则可取名为“犬李”。
六、以家乡特色起名
灵感来源: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地理名胜,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风民俗。
例如,江西上饶有条“灵犬路”,广东阳山县有副“双犬岭”对联,南京江宁区有座“犬山”。
此外,还能根据不同民族的不同食物特色,给狗宝宝起名字。
如江浙一带过新年常吃汤圆,就可取名为“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