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太极什么是吉什么是凶 凶神吉煞太极含义

2024-06-04
来源:大吉哥站长

《易经的奥秘》何为太极

太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是孔子说出来的。孔子以前没有人讲这就是太极,孔子他主张什么事情都要正名,先把名给定好了,然后名正就言顺。

什么叫太极,太它是两个字,一个叫做大,那一点就代表小,所以太极就告诉我们大极了而且又小极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的找不到外面,小到找不到里面。用现代话来讲太极就是宇宙一切一切共同生存的平台。这个大平台里面有两个部分,一个叫做阳的平台,一个叫做阴的平台。阳跟阴一分开那就变成两个平台,一个阳平台一个阴平台,它就合不起来,所以它阴阳一定要互动,有时候阴到阳这边来,有时候阳到阴那边去,然后他变动不居,才会生生不息,只有变动才有生命。

太极是什么?太极就是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老子只讲三句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后就不讲了,道生一,道就是太极,太极就是两仪,一跟二分不开的,中国人用这个“生”是很高明的。

老子讲“道法自然”,道要法自然,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各位去判断事非,你要知道凡是合乎自然的一定是对的,就算目前不对,终究会对。我们对吉凶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吉凶不是说你说吉就是对我好,凶就是不好。《易经》里面所讲的吉凶,吉就是顺乎自然,叫吉,凶就是不顺乎自然,叫凶。

伏羲氏看到宇宙万象都在变,他悟到这个变的当中有个不变的东西,那就叫做规律,做人一定要规规矩矩,按照规矩来做,不能投机取巧。

人本来就不平等的,我们后天只是尽量让他公平而已。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一阴一阳的变动。

孔子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思是说:就算你知道,如果这个人不该知道,你也不能说你知道,人。

庄子讲“夏虫不可以语冰”,意思是说你跟夏天的虫讲冰,那是你糊涂,你跟他讲什么冰,那这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你如果去问孔子,孔子说本来就这样,你见人不说人话,那不是鬼话连篇吗?你万一有一天你真的碰到鬼,你不讲鬼话,你怎么沟通呢?这个绝对不是投机取巧,这个是随机应变。

“阴阳是太极变化而成的”,阴阳离不开太极,太极也离不开阴阳。一句话叫做“一阳一有阴之谓道”,“一分为二,二合为一”“一就是二,二就是一”

我们信仰老天,我们动不动就说老天爷,天就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你不能离开自然,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动物不能离开自然。自然并不是维持现状,而是生生不息,日新月新,创造又创造才叫自然,因此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很慎重,它合不合自然,如果发现他有不符合自然的地方,赶快要修改,抱着这种很谨慎的心情就对了。

太极拳的《八字法诀》

法诀全文: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掤莫让先。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惊弹走螺旋。逞势进取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含义:

三换二捋一挤按:

在推手的过程中要有二捋一挤按的手法,来破对手掤的守势,便于进手发着。如果三次换手还得不到二捋一挤按的时候,就知道对方是难以取胜的对手。

2.搭手遇掤莫让先:

在和对方推手的时候,如果遇到对手的掤式难以制胜时,既要另法攻击,要以先发制人的方式进手,不能让对方占先来制我。

3.柔里有刚攻不破:

太极拳的柔同,是软中有硬,真柔表现在按之则下,起之则上,可上下相随,才是柔中有刚,外柔内刚,有了这种真柔的功夫才不易被人攻破。

天罡掌诀怎么看凶吉

4.刚中无柔不为坚:

用刚劲进攻对方的虚式时,要柔劲紧随刚之后,这叫真刚,如果刚中无柔,则这种刚容易被折断,所以说刚中无柔不为坚,讲的是刚柔相济。

5.避人攻守要采挒:

对方向我接触太近,我要封闭对方的来势或破对方的掤手时,须先用采挒的手法撤解对方的锋锐,使对方失去攻或守的时机。

6.力在惊弹走螺旋:

如果与对方搏斗难分难解或是劲路纠缠不分的时候,就用惊弹力向外发射,或用转换力卸去来势,以化除对方得手进着之势。

7.逞势进取贴身肘

与对方交手能够近身而拳手来不及进去时,即可屈臂用肘来顶击之。又如对方来势凶猛,我来不及还手闪避时,也可顺势用肘。

8.肩胯膝打靠为先:

如果是贴身不能用肘时,就用肩靠胯打和顶膝的方法进攻,这都是来不及还手时的后备方法,需靠近使用,不能贸然使用。

无极和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概念:

1、“无极”是指无边际,无穷尽,无限,无终

2、“太极”是指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所以无极就是空无、静止;太极就是初生、将动。

古人认为,宇宙形成之初是从一片“混沌”开始的,是静止的,没有方向、没有时间,不存在具体形态的物质;这种混沌的状态称作“无极”。

之后,逐渐形成了天地、及各种具体形态的物质,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变,形成了今天世界的面貌,这个世界始终都在运动着,不停地变化着。那么从当初无极的静止,到事物开始成长变化的过程就称为“太极”。

:

1、“无极”出自《道德经》,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无边际,无穷尽,无限,无终。“无极”一词在文言文中是表示“没有中心”的意思。代表着上古华人对事物产生之前状态的抽象理解。

一种连中心点都没有的状态,那里没有边界可言。既没有中心又没有边界,这种状态当然是无穷无尽“混沌”。

2、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关于“太极”迄今可见文献最早出自《庄子》。太极图式说是《庄子》“太极”思想在儒、道两家结出的硕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极

百度百科:无极

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无极,本来是老子用以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这是第一次出现无极的概念。全段意思是说:虽知道洁白,却安守于昏黑,便能做天下的模式。能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性不相差失,性回复到不可穷尽的真道。所以无极的原义就是道,指道是不可穷尽的。以后道门人士,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无极的概念,但在不同场合引伸的侧重点稍有不同。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无极之外,复无极也。”意思是世界无边无际,无穷之外,还是无穷。无极便是无穷。汉代的河上公《老子章句》认为复归无极就是长生久视。依道门观念,与道相合,才能长生久视,因此将无极解释成道,或者解释成长生久视,是一致的。道是无限的。天地开辟之前,它已经存在了无限的时间,而且会永恒地存在下去,空间上它也是无限的,不局限於任何一个具体的区域。因此用无极的范畴称道。在宇宙演化的角度使用无极一词,常与太极对举,指比天地未辟、但却是天地直接起始的混沌更加古老、更加终极的阶段,这一阶段,就是道。因此,无极是太极的根源。修道者都追求与道合一,道门术语称与道合真,在具体机制上便是返回到元初的终极的状态,这就叫做复归无极。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以后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易纬乾凿度》和《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而后的《太极先天图》的《解说》,谈宇宙五阶段说法,是把《易纬乾凿度》和《列子》相关概念引入太极图解说。南宋理学代表朱熹曾与心学开山陆九渊就世界本原是否为太极发生争论。清代乾隆年间太医院汇编的《医宗金鉴》则采用了五阶段说法(聂文涛谈《周易》):“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太极的概念影响逐步涉及到了中国人生活的各层面,包括著名的太极拳。

可见,太极逐步被理解成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系辞》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是科学的灯塔。但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象.先天八卦图,坤震离兑居左,坤为母,离再索而得女,兑三索而得女,三卦皆阴,只震一索而得男为阳.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乾巽坎艮居右,乾为父,坎再索而得男,艮三索而得男,三卦比阳,只巽一索而得女为阴,故太极图右而用白色表示属阳,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本后天八卦图而绘制的太极图则恰与先天八卦图的太极图方向相反."太极元气,含三为一",为什么呢?从太极图可以得出,太极图这个圆圈,就是代表的一,代表的宇宙,代表的无极.太极是有限之天,无极是无限之天;太极是有,无极是无;太极是三,无极是一.图象的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道生一,就是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二生三,就是阴阳交感化合;三生万物,就是太极含三为一,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故万物各具一太极,也就是说,太极不仅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还包含了划分阴阳的界线和标准在内.若分而言之,每卦有三爻,也是代表天地人三才,这也是含三为一之象.又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之阴阳加上划界标准,构成了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地之阴阳加划界中点构成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人部阴阳,如男女雌雄亦各有它的划界标准,所以万物也各有一太极,也都是按照含三为一的规律而存在的.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实质的内容.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变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自然界也是如此,阴阳寒暑,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无不包含阴阳五行.就人部阴阳而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交合,则化生万物,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故变化无穷.这些内容提出了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三纲领,也就是三才之道,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