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姓名测吉凶 命理数字取名吉凶表格

2024-05-21
来源:大吉哥站长

鬼谷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大人物,拥有众多的传奇身份,兵家称其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道教封其为王禅老祖。鬼谷子作为与老子、孔子、韩非子等圣贤比肩的大家,本应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纵观五千年华夏史,关于鬼谷子的资料非常少,以至于很多人对他的存在产生了质疑,说法不一,而关于他历史上主要有这三种说法。

首先是历史上确实存在鬼谷子。这一观点也已被许多人认可。最直接的证据是司马迁的《史记》。作为部传记通史,《史记》并没有专门给鬼谷子先生传记,但在描述他的弟子苏秦和张毅时,人们多次提到他们是由鬼谷子先生教授的。例如,《史记·张毅列传》中写道。张易哲、任伟也是。桂谷先生是一名学者,他开始和苏秦一起经历一切。苏秦、张毅作为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加上司马迁的现实主义本性,记录了非常可靠的内容。

也有人质疑这一说法,说鬼谷子是苏秦和张毅张仪二人为给自己脸上贴金,唐代著名学者司马震在他的史书中写道,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然而,在我看来,苏张钦是一个才华横溢、雄心勃勃的人,但他会为了名利而编造一个虚构的人物来放弃自己的地位吗?

第三个论点听起来更荒谬。鬼谷子被描述为一个可以学习古今和未来的大师。因此,他培养的弟子拥有各种神奇的力量。后世许多奇怪的小说都持这种观点。梁元帝、萧艺的《金楼子》记载,徐福出海求仙取药是因为听说过他的师父鬼谷子妙言。但转念一想,如果鬼谷子能见到,他至少还能活几百年,这听起来真奇怪。

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的鬼谷子也不是很神秘。他的名字叫王旭。他是战国时期的爱国人士。他自称是鬼谷子先生,因为他在这个地方住了很长时间。他不仅有照看世界的天赋,而且有拯救世界的同情心。他的门徒都是历代名人和伟人。今天,鬼谷子文化也被申请为世界遗产,受到国内外人民的高度尊重。

一、鬼谷子授徒

云梦山,又名青岩山,位于河南淇县城西南15公里的太行山麓,主峰高达584&8231;5公尺。这里峰峦迭嶂,云蒸霞蔚,泉涌涧飞,险奇幽绝,素有云梦仙境之称。

古人有诗盛赞此山:「谁云名胜仅天台,此地帘岩曙色开。洞里无天云自霭,峰头有日雨时摧。野僧采药岩崖去,好鸟衔花傍水来。乘兴登临遥极目,恍似二岛一蓬莱。」

而位于云梦山重峰之中的鬼谷岭,则又是另一番景象。这儿五里鬼谷,依山峙嶂,气势磅薄,阴风飒飒,幽气森森。相传2000多年以前,纵横家祖师王诩便弃世隐居于此,研习兵法,授徒武艺。并借此地之名自号鬼谷子。

一条狭长而阴森的深谷曲折蜿蜒而去,将云梦山泽切成两半。这儿沟壑深绝,地势陡峭。虽然崖上古木参天,枯枝遍地,可打柴捕兽的当地人并不敢到这儿来。因为山下村民都听闻恐怖传言:几年前,几位拾松子的村民在鬼谷崖上亲眼看见谷中有鬼出没。迷信的人认为此地阴气太重,便渐渐不敢靠近这里了。

谷中不时有袅袅烟雾升腾,偶然还能听闻几声凄厉的鸟叫。即便是六月正午,这里依旧寒气森森,风吹冷意。

现在就要快到正午了,鬼谷中一阵扑腾后,一大片鸟飞了出来。然后就看见两个小孩一人手拿网罩和木叉一人手拎着几只野兔嘻嘻哈哈的朝外面走了出来。

两人来到一条狭窄的溪边便放下手中的事物,将裤脚一卷,争先恐后的跳进了溪水。一个眉毛较淡个子较矮的小孩下水之后从水里悄悄摸了一大块鹅卵石捏在手中,笑道:「大哥,大哥,你看我抓了只螃蟹。」那大点的孩子正扒拉溪水洗脸,那知是计,睁开眼细看。只见一块大块鹅卵石「啪嗒」一下砸在水中,溅起一大片水花,顿时将身上蓝色粗布衣服打得半湿。那小孩怒道:「好啊,你竟敢耍我,看我……」语未说完,将手在水中猛的一掀,一大片水花飞扬,又将那扔石头的小孩衣服弄湿了。

二人就站在膝深水中你划我挡,你跑我追的嬉戏。玩得正欢的时候,耳边响起一声惊雷大喝:「快给我滚上来,两个小兔崽子。」两小孩心中一紧,赶忙上了岸,抖抖索索的站在石头上不知所措。

树林中闪出一位白衫黑须,颜面威仪的中年人,手中拿了一支干柴来到两小孩身边,先在每人屁股上狠狠的抽了几下。那个个头较矮的顿时大哭起来,指着大点小孩说:「师父,不是我,是大哥说想玩水,我才跟了去的。」那大点小孩马上揪住他的衣服说:「我说只是去洗把脸,是你先扔块石头,打湿了我的衣服。」那中年人骂道:「昨日才换的衣服,今天就脏了,回去给我洗干净,再罚站半天。」说完气冲冲走进了树林,俩小的赶紧收拾地上的物品,一扭一拖的也走了进去。

那中年人正是隐居于此被外人当作鬼的鬼谷子,而两个小孩则是他收养的小徒弟,大的叫孙膑,小的叫庞涓。二人天资聪慧,只是孙膑个性耿直忠厚,而庞涓则比较狡辩伪诈一些。

鬼谷子还有两个小徒弟叫苏秦、张仪,也皆年幼,四人孙庞结为兄弟,苏张二人又结为兄弟。五人在一起虽偶有小打小闹,但也算相处和谐融洽。

谷中有水有石,繁花异草奇多,加之鬼谷子又爱摆弄,其实这儿是别有洞天。繁茂的树林过后,是一大片旷地,几间茅屋依山傍水,几盆兰花暗吐幽香,旁边山壁上开凿了几个石洞,四小徒就住在洞内。

孙膑庞涓在师父责怒之下,悄悄换洗了衣服,又乖乖地来到山崖下面光滑的石壁前站着。壁上用朱漆刻了一个大大的「过」字。他们都知道,无论是谁只要犯了错,准会被罚在这儿面壁思过。此时太阳正毒,又无遮阴之处,俩小孩在这不大会儿便热痒难当,十分难受。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山中无时日,唯见小的个子猛窜长高,而老的则是白发丛生了。四小徒在严师教导之下,个个能文能武,智慧过人,而且师父又常常出题考问试探他们,因此都是机智而又善辩。

当鬼谷子五十岁大寿时,又是春天。谷中兰花已开了十二载,树林中叶落了十二次,现在又吐出了新芽。这一日饭后,鬼谷子把他们从洞中叫了出来,站在一起,然后坐在竹床上问道:「你们都长大了,为师头发也白了,你们现在想学什么,说出来看看吧。」

孙庞二人年纪较大,便答道:「师父,你常说外面世道很乱,天天都在打仗,那我们都愿学兵法。」而苏秦、张仪因平日师父常夸自己能言善辩,讨得师父很开心,则讲想学辩论之术。

名字判断命理吉凶

鬼谷子呵呵笑道:「我有四门学问,两门可以修身养性。一是数学算术,学了可预知前程,占卜吉凶;二则是出世之法,可以延年益寿,心无尘埃。另外二门则是游说之术和兵法谋略。你们选学这两门东西是想出去扬名显赫,追权逐利吧。」

孙膑拱手道:「师父,外面世道既然混乱,我们就可以用平生所学整治世道,以得太平。」鬼谷子点点头赞道:「如果你们四人均像说的这样去治世太平的话,我倒愿倾其所知全部教给你们,不过切忌不能恃才放纵,做出邪恶残暴之事,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四人同时欢欣发誓:用之解救万民,不做出异端的坏事。

鬼谷子道:「我这两门学问博大精深,玄妙无比,不能两者皆学。因此从今以后,你们两对兄弟分开居住,两个住谷头,两个住谷尾,对所传授的学问不能互相透露,否则立即赶出谷去,永生不能再进来半步。」

苏秦、张仪二人年纪太小,并没有正式学艺,便住谷头,孙庞住于谷尾,鬼谷子居在中间,从此四人不相往来。

二、鬼谷子考徒

孙膑庞涓拜师之后,较往日更加刻苦用功。过了一月,鬼谷子把孙庞二人唤了进去,给他们每人十文钱,说:「你二人拜我为师,虽有长幼,但我收徒不论年龄,只看本领大小。因此谁为师兄谁为师弟呢?就由你们这手中十文钱决定。」

他让二人各去集市买些货物,不管是什么,只要能将自己房间填满即可,谁的答案令他满意,谁就当师兄。

二人思忖道:师父是在考验自己的机智呢。当上了师兄,师父肯定会传授更多的武艺给自己,于是皆暗下决心要为此一决高下。

出谷有一条铁索可攀上鬼谷岭,上崖后沿小路一直走上大道然后可到镇集。

这儿方圆几十里就一个镇集名阳城。二人赶到阳城中,见人群来往熙熙攘攘,小贩推着散发香气的糕点四处售卖,衣饰店中是鲜艳精美的服饰,酒店食铺中达官贵人皆在酣畅饮酒,大块吃肉,这一切让两个十八岁的小孩大开眼界。庞涓年纪小点,可一见那骑高头大马,腰挎宝刀,腆着肚子的军官和坐在木轮车上的豪客,眼珠便直勾勾的盯住不放。孙膑也叹道:「有朝一日我们兄弟如果能这样威武就好了。」庞涓说:「大哥,我们以后谁发达了可不要忘记对方呃。」他边说边用手去捏口袋中装的十文钱。

他一摸就不禁呆住了,然后当场大哭。孙膑见他大哭,急忙问是何事。庞涓抽抽噎噎地说自己的钱全不见了。孙膑不信摸遍他全身上下,果真没有钱了。孙膑挠挠头,毅然将自己的十个钱币分了五个给庞涓说:「兄弟,我们现在一人五个,好好去找看什么东西才能把屋子装满。」

庞涓道:「大哥,我们不如分头去找吧,你找到了可以先回去,反正我也不想当师兄。」其实庞涓生性狡猾,他趁人多不注意的时候将十枚钱全塞在鞋里,然后谎称钱丢了。孙膑又给了他五个,这样他就有十五文钱,而孙膑只有五文钱。他就能多买些东西装屋子,就能争大师兄的位置。

二人分手后,孙膑不禁愁道:自己只剩下五文钱如何去买许多东西。他东游西逛,饿了就吃块怀中的干粮,渴了就去人家讨口水喝。到天快黑时一无所获,他边走边思考:「什么东西价格便宜又能将屋塞满呢?」

就这时,西街一阵吆喝,又有人叫骂。他回头过去,见一队人马横冲直撞而来,为首大汉满面虬须,身穿凯甲,腰间跨着巴掌宽的宝刀,十分威风,他手中握着根皮鞭,一边跑一边挥舞。孙膑何时见过有种阵势,慌忙向后闪避。他旁边是一位卖杂货的老头,双手抱着一大堆杂货物件抖抖索索的也向后退。那军官飞马过后,一皮鞭抽在了老头脸上,那老人一声惨叫,顿时滚在地上呻吟,货物撒得满街都是。

孙膑怒火燃烧,不禁大骂无耻官兵:「狗贼,天打雷劈的狗贼。」他将老人扶起来,见那脸上一条血沟从左眼角划到下嘴唇,鲜血滴滴哒哒的往下流,他急得直哭,用衣衫去替他擦血。

一场混乱过后,街上全是被踩烂的菜蔬水果。孙膑见此心中十分震撼,开始明白了些什么,他想马上对师父讲,讲他学兵法要为天下受苦的老百姓申冤洗泪。

孙膑将老者扶进药铺,花了仅有的五文钱替他上好了药。老人一把推开孙膑,喝喝喝地笑着,爬到门坎边含糊不清地唱道:「天有日月兮地无光,黄土将崩兮人仓惶,世无道兮不若逝。」唱完,一头就要撞死在门棱上,孙膑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老人衣襟,好生劝慰。

战国初中期,鬼谷子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隐世高人,所以那个时代对他的记载很少。然而战国的中后期,他的两位高徒的事迹却影响了好几代人,鬼谷子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汉代,当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和安定后,像《鬼谷子》这类乱世学说,也就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市场和发展的环境,再加之《鬼谷子》学说与正统的儒家学说相悖,所以后世的名人对鬼谷子的评价很少,就是有,也多为批评和攻击。

一、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刘向,在其《说苑·善说》中直接引用了鬼谷子的相关学说,与引用荀子的相关学说和子贡的相关学说并列。

二、南北朝时间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直接赞美鬼谷子学说,“鬼谷唇吻以策勋。”、“鬼谷渺渺,每环奥义”,以及“暨战国争雄,辩士云涌,纵横参谋,长短解势。《转丸》骋其巧辞,《飞箝》伏其精术。”(注:《转丸》、《飞箝》均为《鬼谷子》中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