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逢吉日是什么地方名 中国传统农历节日有很多,其中“家逢吉日”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古代,人们认为在特定的月份、日期上会有一些事情要做。比如在腊月结婚,或者是选择一些吉利的日子进行婚礼等等。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讲,“家逢吉日”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问:家逢吉日是什么地方名
答:1、正月十五;2、三月初十;3、六月初八;4、九月十九;5、10月二十五;6、十一二十六;7、十二二十七;8、十三十四;9、十八廿七。这些日子都是比较重要的,一般有诸多习俗和禁忌需要注意。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1、“家逢吉日”是指春节前后举行婚嫁之事或订盟等喜庆活动的时间点。通常是在农历正月初五至初九这段时间。
2、“家逢吉日”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个神仙的别称。据传此日出生的人,其母亲将为他守寡(指死后所生的孩子)。于是便把这个名字取了出来。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祭祖的好时辰。
《史记·天官书》中写道:“凡遇家逢之日,不避忌讳。”意思是说只要家里有人去世的话,就会选用这种方法祭祀祖先或祈求福德,希望他们能顺利平安地度过这一劫数。
古人以这一天的干支纪年法称为“六十甲子”,即60个组合而成,每一年的运势都不一样。“家逢吉日”,也叫做“家岁”。
扩展资料
关于“家逢吉日”、“家岁”的说法源自周朝时期王充的《论衡》,相传黄帝得天下之后,他的儿子被封于东海,成为大圣母。《吕氏春秋》中有云:“家岁者,乃万物始生之期也。”从这里可以得知“老少皆宜夜晚拜佛,亦作家岁”。可见,古时候,家中若是要摆酒席,最好在晚上宴请客人;若要在清晨出门拜神祭祖,必须在上午八时之前完成,因为此时太阳已经落下帷幕,如果没有阳气入宅,容易影响到家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对家庭财帛不利,一定要早早睡觉,才能确保家人的安全和身体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