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腊月十九的冷与暖
窗外的风刮得跟刀子似的,腊月十九的早晨,哈口气都能看见白烟。这日子吧,你说它特别?倒也不算,可偏偏又带着点年关将至的微妙劲儿。老人们常说“腊月十九,冻掉手指头”,这话不假——水管子冻住了,得烧开水烫;菜市场里卖鱼的摊主搓着手吆喝,活鱼刚捞出水面就僵了半边身子。
可冷归冷,人心倒是热的。街坊邻居碰面,总要多唠两句:“年货备齐没?”“你家腊肠挂了几斤?”就连平时不太来往的楼上李婶,今天也端了碗刚蒸的八宝饭下来,说是“试试咸淡”,其实谁不知道这是腊月里的人情味呢?
二、忙年进行时
这天最忙活的要数两拨人:
1.主妇们:厨房里蒸汽腾腾,炸丸子、蒸年糕、腌腊肉,油锅滋啦声能从清早响到天黑。
2.打工返乡的:拖着行李箱风风火火往家赶,火车站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
事项 | 城里人忙啥 | 农村人忙啥 |
---|---|---|
吃食准备 | 网购年货、订年夜饭 | 杀年猪、磨豆腐 |
打扫卫生 | 请保洁公司大扫除 | 全家出动扫房梁蜘蛛网 |
三、那些藏在日子里的讲究
“腊月十九不宜嫁娶”——这话我奶奶年年念叨。翻翻黄历,还真标着“忌迁徙、忌动土”。可隔壁王叔偏不信邪,今天愣是搬了新家,说是“房租到期不搬不行”。结果下午就听说电梯坏了,扛着冰箱爬了18层楼…咳,有些老话吧,宁可信其有。
四、年味的渐变
小时候的腊月十九,全家围着炭盆烤橘子,现在成了捧着手机抢红包;从前写春联要研墨铺纸,如今打印店5块钱一副还带金粉。时代变了,可有些东西没变——比如巷口老张头依然坚持手写福字,红纸黑墨,横平竖直。他说:“机器印的哪有温度?”
五、普通人的一日流水账
这日子啊,说不上多特别,可就是这些鸡零狗碎拼出了过年的底色。腊月十九像块磨刀石,把人对团圆的期待磨得愈发锃亮——再熬十天,就是除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