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第一次认真翻黄历的时候,我盯着那些"宜嫁娶"忌动土"的字眼愣了半天——这玩意儿真能指导生活?后来才知道,黄历其实是古人用天干地支、五行生克推演出的日常行为指南,就像现在的天气预报APP,只不过预报的是运势吉凶。
2018年2月正值农历腊月十六到正月十七,那年春节是2月16日。翻出电子版老黄历的时候,发现这个月特别有意思:情人节撞上除夕前一天(2月14日),上班族都在纠结到底该陪对象还是回老家...
老话说"腊月不剃头,正月死舅舅"这天理发店排队场面堪比春运。但表格里标红的"忌嫁娶"让准备情人节结婚的新人很头疼:
时间 | 吉神 | 凶煞 |
---|---|---|
11:00-13:00 | 天德合、月德合 | 白虎 |
15:00-17:00 | 玉堂 | 天牢 |
记得我妈盯着黄历念叨:"初一垃圾不出门,财神爷会迷路"全家啃的瓜子壳堆成小山。这天"岁破"当头,黄历特别标注"大事勿用"谁拦得住熊孩子放鞭炮?
2月19日(正月初四)写着"开业"做生意的二叔非说:"迎灶神的日子不开张,整年喝西北风啊?"后来他折中选了5:58分放鞭炮——黄历里这个时辰标着"吉时"。
最玄乎的是2月22日(正月初七),宜"拆墙修造"""队老王乐呵呵接活,结果隔壁大妈举着黄历堵门:"人日动土伤元气懂不懂?",这年头黄历都能引发邻里矛盾...
仔细对比发现,2018年2月共有:
但有意思的是,2月28日(正月十三)明明标注"事不宜"当月领证人数最多的一天——后来才知道,那天是周三,民政局刚过完年上班,新人们憋坏了...
(突然想到)你们有没有发现?古人定黄历肯定没想到会有"抢红包"忌刷朋友圈"现代需求。要是能穿越回去,真该给他们科普下什么叫"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