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清明刚过,老家的电话就来了:“祖坟塌了一角,得赶在谷雨前修好。”这话像块石头压在心里。我请了三天假,带着一沓黄纸和两瓶烧刀子回去——修墓这事儿,光有力气不够,还得有“规矩”。
村里会修老式坟的匠人只剩张叔了,他蹲在门槛上搓着烟丝说:“现在都用水泥砌,你们非要青砖?人工费一天500,不包料。”我递上烟,他瞥了眼牌子才接:“哎,去年给王家修坟,他家小子非说要用‘生态材料’,结果野猪一拱就垮……老祖宗的东西,讲究个‘土咬土’。”
项目 | 传统做法 | 现代做法 | 张叔点评 |
---|---|---|---|
砌体材料 | 青砖+糯米灰浆 | 水泥+瓷砖 | “水泥?那是给活人住的!” |
排水设计 | 暗沟引向两侧 | PVC管道直排 | “雨水冲了香火,要遭骂的” |
凌晨4点18分,张叔用红线量出“金井”位置,突然骂了句:“哪个缺德的埋了铁钉?”原来隔壁坟为了“镇风水”,偷偷往交界处钉了五寸长的棺材钉。我妈当场就哭了:“这是要断我们家龙脉啊!”最后杀了一只公鸡祭过才算完。
二叔从城里带来个“风水APP”,非说墓碑该朝西偏15度:“这方位旺财!”三爷爷抡起拐杖就要打:“1958年迁坟时你爷咋说的?‘头枕山脚蹬川’,动了向,你担得起?”吵到晌午,还是按老碑的朝向重新立了——只不过悄悄往底座塞了枚五帝钱,算是妥协。
张叔砌完最后一块“压顶石”,摸出个豁口的碗:“现在年轻人嫌麻烦,连‘喊山’都不做了。”他让我跪在坟前,突然扯嗓子吼:“某某公哎——给您老盖新房喽——”山风把尾音吹得七零八落。我鼻子一酸,这调子和二十年前爷爷喊的一模一样。
守夜时,张叔灌下半瓶烧刀子,突然说:“等我们这辈人死了,这些规矩就真成灰喽。”火盆里未燃尽的黄纸被风卷起来,像一群黑蝴蝶。那晚的星星特别亮,我想起坟包里那些从未谋面的先人——他们大概也曾在某个夜晚,这样望着星空算过修墓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