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雄右雌
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石狮子在大门两侧的摆放都是以人从大门里出来的方向为参照的。当人从大门里出来时,雄狮应该在人的左侧,而雌狮则是在人的右侧。而从门外进入时,则刚好相反。有些建筑物大门里外都有一对石狮子的话,门的外面(也就是进门方向)是雄狮在右侧,雌狮在左侧;门的里面(也就是出门方向)是雄狮在左侧,雌狮在右侧。
也就是说,如果从大门里出来的话,门的内外两侧左边一定是雄狮,右边一定是雌狮。
上面的所述的情况是带有普遍性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例如嘉峪关内侧关帝庙前的石狮子,曲阜孔府前面的石狮子,鼓楼内东华门大街南北两侧的石狮子。这些狮子的造型就比较特别,爪下没有绣球和幼狮,难以区分雌雄。
另外,泰山上“孔子登临处”的四柱三门坊前后两面的两对石狮子,却是左雌右雄,与通常的情况正好相反,其中的意义则不得而知。
石狮子通常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铺在须弥座上,四角垂在须弥座的四面)。狮子的造型各异,在又经过了美化修饰,基本的形态都是满头卷发,威武雄壮。
扩展资料:
一、历史
狮子不是本土的物种,狮子形象始于汉朝,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的。相传东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
在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不知从何时起,狮子就成为了看守门户的吉祥物了。并且逐渐和文化相融合。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
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1795年作)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
石狮不仅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总体上,北方的石狮子外观大器,雕琢质朴;南方的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小狮子也不仅在母狮手掌下,有的爬上狮背,活泼可爱。
二、文化含义
石狮子在文化上的含义历来没有统一的说法。而在《北京形势大略》一书中则认为:“石者实也,狮者思也,言思前人创业后人守成之不易也。”
石狮子作为一种建筑的装饰,大多用于宫殿、庙观、衙署(古代的政府机关)以及高级官员、贵族和富商的住宅门口。而在现代,一般石狮子则多放在一些商店的门口。
作家龙应台在其著作《百年思索》中“从石狮子出发”一文里说道:“没有活生生的狮子,所以庙前画里、锣鼓阵中的狮子是走了样的狮子。然而走了样的狮子并不是谎言,因为它是图腾,既是图腾,当然就无所谓走样不走样……。”
三、石狮种类
1.北京狮:
顾名思义,北京狮就是北京的石狮,是指北京故宫的石狮。北京狮的造型一般尊严而又大气,它是皇权的象征。北京狮是皇家守卫门户确保皇宫安宁的瑞兽,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它体态壮硕雄健、威锰无比、气势非常。统治者认为狮子不但可以避邪,还可带来祥瑞之气。
北京狮为雌雄一对。狮头饰鬃髦,颈悬响铃,肌肉发达,气势雄伟。雌狮前左脚下有一幼狮仰卧作嬉戏状,雄狮前右脚抚踩一绣球。底座有繁缛精致的卷叶纹。故宫铜狮已成为所有传统狮子造型中的典范。
2.献钱狮
献钱狮:是因石狮造型前一般常饰一串古钱而得名,它是南方石狮当中的一种造型。献钱狮寓有招财进宝之意,造型可爱乖巧,富有灵性。
它是民间最为常见的一种石狮造型之一,常摆放于寺庙或是祠堂门前。献钱狮一般也为雌雄一对,雄狮常饰于大串的铜钱,寓意招财进宝。而雌狮则戏玩着小狮子,寓意人丁兴旺之意。
3.网球狮
网球狮:又常叫做戏球狮,它也是南方最为常见的一种石狮造型。网球狮的造型是从传统的吉祥图案双狮戏球图演变而来的。相传狮为百兽之王,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佛教经典,对狮子非常推崇。
《玉芝堂谈荟》:“释者以师(狮)子勇猛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狮子戏球被认为是可以以驱邪化吉的,所以网球狮的造型在民间很受人们的喜欢。网球狮的造型一般也是雌雄一对,但是雌雄狮子都是滚玩着一个大的绣球。
4.潮汕狮: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石狮工艺造型,潮汕狮像狮子,又不像狮子,是一种经过夸张美化了的艺术形象。按著名木雕艺术家张褴轩的传艺口诀:“厅狮十二两头”意思是潮汕狮头的特色,着重于夸张狮头,突出重点。
潮汕狮狮头高昂、鼻大嘴阔、双目圆瞪,头和脚遍布卷毛,身披鬃毛道道,既符合狮子的生态,又同整体的夸张相协调。头大身小,但因坐势十分得体,因而令人感到它体态浑厚有力而工整优美,庄严雄伟而生动有趣。
5.港币狮:是舶来之物,随着西方银行的传入,最早出现在香港银行的门前,所以因此而得名。这类石狮比较写实,造型和真实的狮子造型差不多。它们一般是雄雌一对,或站或立于银行大门两侧,一般雄狮子嘴巴张开,寓意招财进宝。而雌狮子着闭着嘴巴,寓意守财之意。
6.戏狮:又称顽狮,别名喜狮,其造型看着喜庆,玩耍的狮子。
7.普通民间狮子:雕刻师根据自己的喜爱,自己的思想创作而成,其造型千奇百异,但也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石狮子
书中文殊座下的青狮两次下界为妖作怪,不过可能是同一只。从时间上看,第一次下界是在乌鸡国,乌鸡国国王曾经把文殊菩萨扔水里泡了三天,如来暗示青狮下界报仇,把那国王推井里泡了三年,替他做了三年国王,只是在三十七回的事情,之后被文殊收回。
之后在七十四回,取经四人来到狮驼山,大妖王又是文殊的青狮,这次还勾搭了普贤的白象,如来的大鹏舅舅一起作案,把狮驼山的势力经营得十分雄厚,手下妖兵能有四五万,更有大鹏占了狮驼国,吃光国中所有凡人,建立妖精国度,与狮驼山遥相呼应,互相扶持。
这两次青狮作案,间隔时间约有七八年,以这三妖的本事,招募妖兵,吃人占城真真是足够了,毕竟这些小妖原本就藏于山林,只要妖王本事够大威名远播,自然都会上赶着来投奔,也不是真的要他们治国平天下,七八年时间足矣。
扩展资料:
在《西游记》里,文殊菩萨的坐骑是狮猁怪,一共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是化作全真道士,迷惑乌鸡国国王,然后把国王推到井里,自己冒充国王。狮猁怪一只可怜的被阉掉的青毛狮。他第一次下界的原因是这样:当初乌鸡国国王喜欢吃斋念佛,估计养了不少和尚,塑了不少泥像。
这事让如来知道了,说这国王不错呀可以考虑发展成下线,于是就派文殊菩萨过来给他洗脑。
文殊菩萨就变成一个凡僧,跑过来游说。估计是说这个职业很有前途呀,要不辞了职跟我一起去干吧(原文了: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但他的洗脑本事不到家,不知怎么得罪了国王。用文殊菩萨自己的话说就是被捆住在水里泡了三天,幸亏六甲金身把他救出来。如来就下旨说着还了得,他泡你三天,你就泡他三年。于是就派青毛狮到乌鸡国来,先是变成一个道士,呼风唤雨与之后成了国师。有一天把国王推下井中,自己则变成了他的样子,继续在这里当国王。
第二次,是伙同普贤菩萨的白象坐骑,还有所谓的“如来的亲娘舅”大鹏鸟一起下凡。狮猁怪在后面狮驼岭又再次登场,和普贤菩萨的白象王还有大翅金鹏做起了兄弟。不过在乌鸡国的时候叫做狮猁怪,在狮驼岭叫做青毛狮子怪。
有人说这文殊菩萨是不是有两头坐骑呀?其实还是同一头。第一外貌的描写就不说了,都是青毛狮子,描述非常相似,同时其武器也都是大刀。第二坐骑应该属于领导特殊配置,观音、普贤都只有一头,文殊菩萨也没有理由超标。
歪头石狮子表达的意思:
1、表示欢迎和尊重:石狮子摆放在大门口是一种固定的,但是狮子是陆地的王者,让王者在此恭候,表达的就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和推崇之意。至于欢迎,歪头狮子大部分都是以笑脸相迎,所以欢迎之意体现得非常明显。
2、表示喜庆和快乐:偏头狮子大部分都看起来非常喜庆,对于客人来说,见到这样的狮子,让人心情会很愉快,不会出现身份地位的对比情况,客人更加舒适。
3、表示友善和富足,歪头狮子大部分以钱币狮和潮汕狮居多,这种狮子大部分雕刻非常可爱,看起来毫无攻击力,并且身上雕刻各类金银珠宝,代表荣华富贵。
当然,除了共同特点,还是有部分歪头石狮子有各自的特色的寓意。
比如偏头狮子更多代表镇宅,侧头狮子代表爱情和亲情,而回头狮子代表了千金难买回眸一笑,展示回头笑的美感。
扩展资料:
偏头狮的分类:
偏头狮是一种狮子的头部和身体部分形成向外的角度,这个角度一般不超过45度的石雕狮子,因为它们头部朝外偏离,所以头部和双目并不看向前方,而是目光分散到前方的偏左和偏右的地方。
侧头狮,这种狮子的造型非常简单,狮子是向内扭头状,狮子头部的朝向是相互朝内的方向。扭头的角度不超过90度,是常见石雕狮子的一种造型,这种造型的狮子款式一般比较小。侧头狮子也成为互望狮,狮子一般呈现互相看的形态。
回头狮,这种狮子头部回头看向房子内部,狮子也是向内扭头状,这种狮子头部和身体的角度往往大于90度,但是不超过180度。回头狮子以后头看的姿态为雕刻蓝本。